我家的“汪星人”终于有“身份证”了…… 5月1日,《防城港市养犬管理规定》正式施行,防城港市全面推行人工智能犬只面部识别系统——“数字犬证”管理犬只。今后市民只需一部手机,即可快速识别城头村尾的犬只是否登记、免疫,实现“一犬一证”精准溯源。据悉,5月中旬第二证券,防城港全面启动犬只(含农村犬只)登记管理及狂犬免疫档案工作,市民可带犬只前往防城港市公安局指定的养犬登记机构,以及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指定的疫苗接种机构、接种点或动物防疫员处办理。
宠主开心,自家毛孩子不再是“黑户”
上午10时,在防城港港口区一宠物医院,不少家长带上自家的“毛孩子”前来登记。
养了一只哈士奇的潘女士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,自家的毛孩子叫“豆角”,已经10岁了,每年都按时接种狂犬疫苗。5月1日起,在防城港养犬要遵守新出台的管理规定,她一直关注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措施。
她透露,此前出门遛狗,“豆角”曾被一只未牵绳的狗咬伤,担心那只狗没有打疫苗会传染疾病给“豆角”,她在附近连续找了两天。现在有了这样的数字管理系统,一扫鼻纹就能显示犬只信息,它是谁家的宠物,是否打疫苗,一目了然,这给大家增添了一份安全感。
展开剩余70%防城港市民前来进行犬只登记 第二证券。
活动当天,约100只宠物狗到现场录入鼻纹登记,成为防城港市首批拥有“电子身份证”的宠物狗。
活动现场 。
精准识别,为犬只建立专属数字档案
登记、拍照、识别……活动现场,注射了狂犬疫苗的毛孩子,花几分钟就办理好了“身份证”。随即,记者现场体验“数字犬证”小程序的犬只身份识别功能,几秒便知晓被扫描犬只的免疫情况。
这套人工智能系统是如何做到精准识别的?数字犬证平台首席技术官廖文博介绍,犬的鼻纹如同人的指纹第二证券,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——小狗长到2个月后,鼻纹独一无二且终生不变。
工作人员给宠物进行鼻纹信息录入 。
基于这一生物特性,广西人工智能团队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,构建了一个针对犬只面部智能识别验证的智能管理系统——“数字犬证”平台。为每只犬建立包含身份信息、免疫记录、日常监管等数据的唯一数字档案。即使在光照不同,犬只姿态不同,鼻部有遮挡、受伤、病理变化,以及动态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中,也能精准识别犬只身份。目前该平台可支持千万数量级别的犬只面部识别,且识别准确率高达99.1%。
此外,它与以往成百上千元的犬证办理费用相比,费用降低至几十元;同时鼻纹识别对犬只无侵害,也不可造假和破解;平台操作简单,易培训易推广,城市和农村犬只皆适用。
全区首创,填补犬只数智化管理空白
据悉,数字犬证是由防城港市公安局、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广西宠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,该系统也是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计划一个具体的落地应用。
防城港市作为广西首个应用该系统的城市,将直面犬只管理登记难、执法难、免疫难、检疫难等痛点,填补广西犬只数智化管理的空白,更有望为全国犬只治理和狂犬病净化提供“防城港方案”。
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,犬只一次登记,终生可追溯,这将彻底改变农村地区靠手写登记犬只的工作方式,为农村地区的犬只排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,为全市犬只疫苗免疫情况提供精准数据,为犬只疫病追溯提供大数据支撑。
此外,公安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利用该系统打破数据壁垒,实现“登记-检疫-监管”全流程闭环管理,既便于执法人员进行犬只登记、防疫、转运等工作,亦能为犬主提供在线年审、防疫提醒、犬只走失协查等一站式便民服务,成为提升城乡犬只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数字化基础设施。
民警现场检验登记情况。
防城港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称第二证券,实现全市犬只数智化管理,精准识别犬只身份、动态追踪免疫信息和智能管理疫病溯源,十分契合防城港犬只管理需求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众银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